这次疫情的特点是点多、线长、面广,防控形势很复杂,防控任务很艰巨。面对非常之战,我们密集出台了一系列举措,现在关键的问题是抓落实。措施办法千万条,没有落实是“白条”。只有把落实工作抓实抓细,做到责任再强化、机制再优化、举措再细化,抓紧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才能以最快速度切断疫情传播链条,控制疫情波及范围,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要理顺机制抓落实。疫情发生以来,我市全面建立疫情防控工作机制,全力以赴全面应对。市委市政府迅速成立“一办十六组”防控指挥体系,市、县区、街道、社区“四级联动”,协同推进疫情防控工作。但随着疫情防控形势任务不断“升级”,一些诸如协同作战意识不强、信息联通共享不畅、防控指令落实不到位等问题也逐渐暴露。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防控疫情等不得,更慢不得,抓住问题关键,建立科学的指挥体制和高效的运行机制,才能跑在病毒前面、赢得工作主动。我们必须立足全局、胸怀大局,坚持党委统一领导,把专业力量和行政力量结合起来,健全完善扁平化应急指挥体系和工作机制,做到指令清晰、系统有序、条块畅达、执行有力,精准解决疫情第一线问题。各县区、各部门各单位要进一步找准问题的所在,优化工作流程,进一步消除溯源流调的盲点、责任链条的断点、管控措施的漏点,做到闻令而动、令行禁止,统筹兼顾、协调联动,从而汇聚起疫情防控的强大合力。
要运用科技抓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最终战胜疫情,关键要靠科技”。疫情防控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科学的防、科学的控,科学的治、科学的管。在疫情防控一线,一系列新技术手段派上了“大用场”。针对公共场所发热筛查的痛点,采用人脸识别、红外线等技术的人工智能测温系统,让群防群控有了智慧手段;针对社区管控信息登记效率低的难点,“扫码”显示“电子出入证”系统不仅快速精准信息登记、锁定活动路径,且最大限度避免人员接触;针对疫情防控海量信息的精准筛选,依托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提高疫情数据上报的时效性和统计数据准确性……实践证明,科技手段极大地提升了疫情防控的战斗力。目前,要强化科技资源整合利用,充分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在疫情监测分析、病毒溯源、基层防控等方面更好更充分地发挥作用。同时,要立足于实际运用,将各种科技手段与本地的疫情特点结合起来,适应新需求,开发新功能,构建开放共享、安全、实用的大数据平台,通过流程再造和项目优化,形成一整套成熟的运转体系,把好钢用在刀刃上,力争用最小的投入换取最大的抗疫成效。
要紧盯重点环节抓落实。当前,最急迫的任务是遏阻扩散,但从前期疫情防控情况来看,无论是流调排查,还是集中隔离,实际工作过程中还存在指挥调度重点不明确、工作链条不紧密不畅通等薄弱环节,需要我们紧盯不放、刨根问底,清单交办、销号管理,快准狠地找得出、隔得开、管得住。必须围绕流调和隔离这两个关键,穷尽一切手段扫盲点、续断点、堵漏点,尽快完善从流调报告到集中隔离的规范流程,坚决做到各环节责任明晰、衔接顺畅、转运及时、隔离到位、无缝对接。在这些重点环节所采取的措施,不仅仅是卫健部门的事,更多的是社会组织工作,要在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把各方面的力量充分整合起来,坚决做到“应隔必隔”“应隔尽隔”,尽快消除社会面的风险,消除群众顾虑,满足基本需求,团结一心抗疫。
要严肃纪律抓落实。目前,抗疫正处于最吃劲的关键阶段,迫切需要广大党员干部主动担当、积极作为,以良好的纪律作风打赢这场阻击战。各专责组各责任单位要切实负起责任,进一步健全完善市、县区督查监督一体化发现问题机制,建立指挥部交办问题督查清单,盯住重点人、重点事和关键点,加大抽查检查力度,督促各责任单位抓紧整改问题、完善机制。严格落实疫情防控纪律要求,重点纠治在疫情防控工作中临阵退缩、推诿扯皮,敷衍塞责、消极应付,玩忽职守、失职渎职,不担当不作为、慢作为假作为,以及增加基层负担、搞“填表抗疫”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对违反“八个严禁”的,顶风违纪、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该告诫的告诫,该处理的处理,形成震慑。坚持严管厚爱结合、激励约束并重,严格落实“三个区分开来”,既从严追责问责,又防止问责泛化,切实激励保护党员干部参与疫情防控工作的积极性。
我们全力以赴抓落实,力争在一个潜伏期内把疫情控制住,这既是社会大局的迫切要求,更是全市人民群众对我们的期待,也会更大限度减少疫情防控对经济社会的影响,为复工复产工作创造有力条件。
编辑:杨子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