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张掖市不断深化医疗保障改革,优化医疗保障经办服务,实现了简政放权惠民、公共服务提质、智慧医保创新、能力素质提升,切实提高群众体验感和满意度,推动医疗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
在市医疗保障事务中心的窗口前,工作人员陈艳正在为一位参保地在兰州的老人介绍申请慢病报销的相关流程,并帮助老人下载国家医保APP,教授使用方法。
市医疗保障事务中心工作人员 陈艳:“耐心细致为群众解答各类医保知识、医保政策,通过减材料、减流程、减时限、减少群众跑动次数,保证为群众提供高效、优质的医保经办服务。”
在高台县中医医院医保结算窗口,市民王婧在医院工作人员的指导下,通过医保业务综合服务终端,利用人脸识别技术完成了医保结算手续,整个过程只用了几十秒。
高台县居民 王婧:“以前在医院看病的时候,需要提供电子健康码、社保卡、身份证、医保电子凭证,需要在手机上来回折腾。有的时候智能手机忘记带的时候,根本就实现不了医保直接结算。现在可以直接进行刷脸支付,刚才试了一下,特别方便。”
医保人脸识别技术是统一采用“实名+实人”的安全核验技术,便捷高效的同时还能确保个人信息和医保基金的使用安全,真正做到让“数据跑路”代替“群众跑腿”。
高台县医保局干部 李建海:“我们将加快推动医保刷脸系统在全县医疗机构、药店的推广、普及和应用,使就医便捷惠及参保群众,特别是老年群体,让群众就医更加高效、便捷和安全。”
在山丹县一家医院的医保结算窗口,大家正有序地排队进行医疗费用报销,窗口工作人员耐心地为其进行“一站式”结算。郑立荣是一名慢性病患者,需要经常吃药输液,提到现在的医保政策,他赞不绝口。
患者 郑立荣:“我办了慢性病卡,报销70%,自己掏30%,政策确实好,减轻了个人的负担。”
山丹县清泉卫生院副院长 李世军:“城乡基本医疗保险,普通门诊最高支付限额由每人每年80元提高到100元。城乡参保居民在定点医疗机构,门槛费由200元下降为150元。”
据了解,去年以来,张掖市取消居民市内跨县区就医转诊转院备案手续,双向开通普通门诊和5种门诊慢特病费用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梳理再造10类33项医保经办服务流程,参保登记、缴费核定、异地就医网上备案等实现网办掌办;Ⅰ类病种申报可随时办理,Ⅱ类、Ⅲ类病种由每年申报认定一次调整为每季一次,向患有门诊慢特病Ⅱ类、Ⅲ类病种的农村低收入人口和已脱贫人口开通绿色通道,随时申报认定,群众就医购药更加便捷。
市医疗保障局党组书记、副局长 殷鸿雁:“全市医保系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巩固深化医保基金监管方式创新试点工作,扎实推进DIP支付方式改革,在药品采集、经办服务和政策宣传等方面,走在全省前列。调整优化居民医保待遇政策和门诊慢特病申报时限,建立完善了重特大疾病救助制度,让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记者 刘秉刚 丁洋 吕星星 聂英 杨林)
编辑:陈建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