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的清晨,总被一口热辣唤醒。不同于天水麻辣烫的清鲜汤底,张掖人更钟情于一场赤酱翻飞的干拌江湖。
张掖麻辣烫的灵魂,藏在高台红辣椒的褶皱里。食材的选择,更显张掖人的巧思。民乐县的马铃薯淀粉制成的粉条,吸饱酱汁后晶莹如琥珀;山丹县的菜籽油泼出的辣子,香气能飘半条街。在甘州市场,人们总爱点一份“混合粉”——细粉爽滑、韭叶粉劲道、大宽粉厚实,在瓷碗里浑然天成。
这碗麻辣烫的诞生,与河西走廊的气候密不可分。干燥多风的日子里,张掖人用干拌代替汤头,让每根粉挂满酱汁,既暖胃又抗寒。
从街边小摊到连锁店铺,张掖麻辣烫早已超越食物本身。它是河西人清晨的元气补给,是深夜的慰藉良方,更是联结游子与故乡的味觉密码。这味道里,有祁连雪水的清冽,有大漠落日的炽热,更有张掖人对生活的炽热与洒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