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国规模最大的国家级杂交玉米种子优势核心基地,张掖市玉米制种面积常年稳定在100万亩以上,被誉为国内玉米种子生产的“黄金地带”。为推动优质基地和优势企业“双优”结合,2022年起,张掖市探索推行玉米制种基地资源竞争性配置改革。今天起,张掖市广播电视台《张掖新闻》推出系列报道《张掖有种·种天下——国家级玉米种子优势核心基地改革实践录》,探寻张掖玉米种业发展的历程轨迹、全景式展示张掖玉米制种基地竞争性配置改革三年试行成效、全方位呈现国家级玉米种子优势核心基地建设发展的蓬勃进程。今天播出《优质基地竞争性配置改革助力打造全国现代种业发展高地》。
2022年年初,甘州区沙井镇五个墩村一万亩核心种源扩繁基地完成了竞争性配置,今年是与张掖现代种业公司合作的第四个年头,也是本轮竞争性配置的最后一年。在播种现场,智能播种机组在北斗导航精确指引下,一次性完成铺膜、铺滴灌带、播种、施肥、覆土等工作,效率大幅提升。
随着玉米制种基地竞争性配置改革的持续推进,张掖市按照“大稳定、小调整”原则,进一步优化调整配置周期、提升基础设施条件、加大科技投入、强化政策扶持、加强人才培养,做到应配尽配,最大程度满足了企业发展需求,实现了种业提质、企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多赢目标。
随着全市玉米制种基地竞争性配置改革的持续推进,制度创新的涟漪效应也在逐渐显现,不仅仅使得制种产业快速且健康发展,也让农户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据统计数据显示,2022至2024年,张掖市玉米制种产量分别达到4.65亿公斤、5.27亿公斤、5.32亿公斤,均创造了历史最好水平。“张掖有种·种天下”品牌价值持续提升,三年审定新品种303个,自主营销种子量跃升至1.36亿公斤,全产业链产值达110.2亿元,较改革前提升62.5%;玉米制种款由“跨年兑”实现“当年清”,带动24万农户增收。(记者 黄学超 赵桐 岳永舜 冯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