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州:将战斗堡垒建在疫情防控最前沿
在疫情防控刻不容缓的紧要关头,甘州区坚持疫情防控任务部署到哪里、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就覆盖到哪里,成立疫情防控临时党支部30个,284名党员主动请缨加入临时党组织,落实联防联控责任,让党旗在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
疫病无情人有情 组织引领控疫情
为切实做好湖北武汉等重点疫区返甘人员的隔离观察工作,张掖金安宾馆临危受命,将来自湖北等地需要住宿留观人员统一安排至宾馆住宿。在区非公企业党委的指导下,宾馆及时成立疫情防控临时党支部,8名党员主动申请加入组织,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领宾馆全体人员迅速投入疫情防控阻击战,带头开展客房楼道、公用物品、大厅出口等关键部位的消毒工作,定时为入住人员测量体温,全力做好外来人员住宿隔离工作并提供优质服务保障。
防控一线见行动 众志成城防疫情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就是一个堡垒。为切实做好疫情摸排防控工作,做到常住人口、流入人口、重点疫区流入人口、发热人员、社会层面流动人口和留观、疑似、确诊人员“六个底数清”,各乡镇、街道、部门单位在重点路段、重要卡口及时成立肺炎疫情道路防控临时党支部20多个,把“堡垒”筑在疫情防控工作最前沿,让党员干部冲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全力以赴、科学有效做好防疫卡口设置和值班值守等工作,做到排查防控无盲区、登记检查无死角、数据汇总无遗漏, 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疫情防控工作格局,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党员医生冲在前 勇于担当战疫情
作为定点医疗机构,1月27日晚,甘州区人民医院组织全院党员职工连夜奋战,将5000平方米的门诊部改造为集预检分诊、发热门诊、留院观察为一体的功能专区,设置设备齐全、运行有序的留观病房36间,被群众亲切地称为张掖版“小汤山医院”,在医院党总支的指导下,组建由医院院长任支部书记的救治先锋临时党支部,副院长、呼吸科主任主动请缨,党员医务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积极响应,在非常之时,尽非常之责,40多名党员医护人员坚守岗位,全力做好发热病人分诊、取样、诊断、隔离、救治等各环节工作,有力提升了全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应急处置能力。
山丹:“四个覆盖”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为有效遏制疫病传播、全力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安全,山丹县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坚持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做到机构、管控、排查和宣传动员 “全覆盖”,确保全面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机构组建“全覆盖”,做到组织到位、政令通畅。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工作,第一时间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工作相关会议精神,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责任、制定工作方案、提出工作要求,全面开展疫情防控。各部门单位、村(社区)及时组建工作队伍,以党员为骨干与村民代表、居民代表组成志愿服务队,确保人员组织全覆盖、政令执行无盲点。
设卡管控“全覆盖”,做到严防死守、不留漏洞。党员干部带头取消春节休假返岗工作,投身防控疫情第一线,交通、公安、卫生等部门党员积极请战组成工作组,在火车站、汽车站、高速公路、312国道等进出山丹辖区的所有通道,设立疫情监测站,逐一登记外来车辆和人员信息,妥善劝返非本地人员。目前,登记车辆8718辆,劝返16辆,检测登记18180人。农村进出口设置路卡269个,住宅小区设置外来人员登记处208个,村组干部、党员志愿者、社区工作人员24小时轮岗值守,确保疫情防控扎实到位、不留漏洞。
摸底排查“全覆盖”,做到不漏一户、不漏一人。充分发挥党组织引领作用,各党小组、业委会、楼院长将村组、社区划分网格,抽调240名机关干部充实社区力量,逐户逐人对春节前后外出返乡居民情况进行摸底排查,特别对湖北(武汉)返乡或途径人员进行重点排查登记,落实“一人一册”专人防控,做好“隔离观察”。同时,帮助购置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并通过视频电话及时做好心理疏导,切实做到防控与关爱并重。
宣传动员“全覆盖”,做到提振信心、共防疫情。各乡镇、各部门单位党员干部自觉加强对各类微信群、公众号、朋友圈的监督,主动发声抵制各种不实信息,及时检举揭发各类造谣传谣现象,大力宣传各领域涌现的疫情防控先进典型,积极传播社会正能量。农村、基层一线通过电视、电话通知、喇叭循环播放等方式,广泛宣传防疫知识,引导广大群众不聚会、不出城、不串门。开设《万众一心、抗击疫情》宣传专栏,将笔头、镜头对准奋战一线的党员干部,跟进报道疫情防控工作情况,进一步增强广大群众疫情防控的奋战信心。
编辑:刘淑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