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连续剧《一个都不能少》让观众透过戏剧张力认识了一个个鲜明的人物,感受在脱贫路上“先富”与“后富”的心灵碰撞,更深刻见证了脱贫攻坚干部群众的使命担当。
同属于西部地区培黎县,千人规模的丹霞村是全县的首富村,只有百十来人的焉支村,则是县里唯一等待“摘帽”的贫困村。相近的风土人情、巨大的贫富差,故事就在这个不平衡发展的背景下开始了。
甘州区甘浚镇速展村党支部委员王立荣:“两个村合并的时候,丹霞村和另外一个村不合,群众坚决不同意。现在看来两个村合并,根据现在的政策来说是一个好事情,有经验的拉没经验的,有魄力的带动没魄力的。”
在速展村,一排排“新中式”特色民居错落有致。当地依托丹霞大景区资源禀赋和街区特色,以“高品味打造、精细化建设、专业化经营、规范化管理、优质化服务”的发展理念,聘请专业招商运营团队为园区运营和业态布局量体裁衣,打造成富有民族特色、乡村气息的区域文化旅游中心地。
甘州区甘浚镇副镇长陶建生:“我们希望通过这个电视剧的热播,将甘州区甘浚镇速展街区打造的乡村振兴示范带重点项目,让外界全面的了解,扩大知名度,让外界的有识之士参与到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中来。”
“记得住乡愁”是速展村文明建设的核心。传承文化,既要农耕文明的历史记忆,也要传承民风民俗。速展特色街区内景观水系、田园风光相互融合,集游客接待、日间照料和乡村记忆博物馆为一体的综合楼已经落成,以主题党建、孝德文化、亲水休闲为不同元素的三处主题广场投入运营,这些实景的建成都将立体展示速展村乃至甘浚镇的“前世今生”。
甘州区甘浚镇速展村支部书记王鑫:“下一步,我们以丹霞大通道,以我们村为契机,搞好乡村旅游及招商引资,并壮大有机设施大棚和优质采摘园,让群众增收致富。”
甘州区甘浚镇农业办公室主任蔡新元:“乡村振兴必须产业先振兴,要发展优势产业,以产业的发展带动乡村振兴,通过产业的发展凝聚起人心来,形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强大动力。”(记者 田泽国 程磊 施婷婷)
编辑:李永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