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西走廊的工业版图上,高台县正以盐硝资源为媒,上演着一场“点石成金”的产业蝶变。从基础化工原料到高附加值产品,从单一产业链到循环经济集群,高台县立足盐硝资源禀赋,锚定农药、医药、染料、新材料等精细化工方向,以链长制为抓手强链补链延链,让沉睡的盐硝资源转化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
资源赋能 筑牢产业根基
高台县坐拥丰富盐硝资源,这成为发展精细化工产业的天然优势。该县精准把握资源禀赋,构建起特色鲜明的产业发展体系:原盐领域,依托中湖盐公司开发精制碘盐、工业纯盐、营养功能盐等多元产品,下一步将向氯碱化工方向拓展延伸,挖掘资源深层价值;芒硝产业则形成闭环循环链条,从芒硝出发,延伸出元明粉、硫化碱等产品,再通过二甲基二硫、二甲硫基甲苯二胺等中间体加工,最终以副产品硫酸钠回归硫化碱生产,实现资源高效利用。
如今,盐池工业园已成为产业集聚的核心载体,作为张掖经开区重点打造的新型能源化工循环经济集聚区,园区规划面积2.47平方公里,现已集聚企业26户,其中规上工业企业13户,2024年实现产值9.7亿元,同比增长26%,占高台县规上工业总产值的27%,成为县域工业的重要增长极。

链式发展 激活集群效应
高台县以“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为战略导向,全力推动盐硝精细化工产业链纵深拓展。目前,产业链已布局项目39项,其中17项建成投产,累计完成投资20亿元,从最初的原料加工逐步向农药原药、医药原料药等高附加值领域迈进。
在链长制推动下,产业协同效应持续凸显。北坡盐业的硫化碱、秦昱生物的二甲基二硫、煜兴化工的系列中间体产品形成上下游配套,让“隔墙供应、就地转化”成为现实,大幅降低企业生产成本。2025年前三季度,盐池工业园实现产值8.3亿元,占高台县规上工业总产值的27.3%,集群化发展态势日益明显。同时,高台县培育起8户盐池化工规上企业,占高台县规上企业总数的28%,2021年已实现产值5.2亿元、上缴税金855万元,产业贡献持续提升。

锚定目标 擘画发展蓝图
立足现有产业基础,高台县为盐硝精细化工产业设定了更高发展目标:力争总投资达到70亿元,产值突破150亿元,税收超12亿元,新增就业岗位3000个以上,让产业成为带动就业增收、壮大县域经济的核心支撑。
为实现这一蓝图,高台县正抢抓河西走廊精细化工产业发展重大机遇,持续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升级,优化营商环境,吸引更多上下游企业入驻。通过深化产学研合作、推广清洁生产技术,推动产业向绿色化、智能化、高端化转型,全力打造清洁高效的盐硝精细化工产业集群,让盐硝这一“地下宝藏”持续释放发展红利,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