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河西地区天气已经很冷了,但甘肃建投四建集团张掖智能制造产业园却喜气洋洋,第100个智能机器人“创创”正式下线,成为该产业园里贴上“甘肃制造”标签的又一“高精尖”产品。
近年来,甘肃建投四建集团积极响应国家产业扶贫政策,与张掖市委市政府对接投资建设张掖智能制造产业园,该项目的实施填补了我省智能制造产业的空白。目前,已经有多家企业入驻张掖智能制造产业园并投产运营,为当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活力。
科技之花为“智”造添色
“下午好,我是智能机器人‘创创’。”
12月1日,记者来到创泽智能机器人(甘肃)股份有限公司参观,刚进入大厅,一个憨态可掬的机器人立刻引起记者的兴致。
“机器人‘创创’下线,将成为甘肃生产的第100台机器人。”创泽智能机器人(甘肃)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掖园区总经理李建介绍,公司总部在山东,在全国6个省设有分公司,甘肃分公司于今年8月入驻张掖智能制造产业园并开始生产,研发了丹丹、祁祁、创创等教育、医疗、党建机器人,目前产值已达到2000万元,明年产值将达到1亿元。
创泽智能机器人(甘肃)股份有限公司是第一批入驻张掖市智能制造产业园区的企业之一。
随后记者来到张掖芯展智能科技公司,这是一家来自深圳,生产手机和小家电的企业,公司将整体搬迁到张掖。目前厂房已经全部装修完毕,部分生产设备已经进入厂房,后续的设备也将陆续运抵张掖。公司负责人杨小刚说,他们在深圳从事手机和小家电生产已10年了,产品主要出口非洲,年产值1亿元,预计明年春节后将正式开工生产。
如今,张掖智能制造产业园已与40余家企业签约,包括创泽在内的10家企业已落户园区开业运营,生产的30万部手机、40万件SMT贴片已出口至部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这么多企业之所以选择落户在这里,看重的是这座规划科学、配套完善的智能制造产业科技园。”甘肃建投甘州产业发展公司经理杨勇刚说。
政企联手助力“甘肃制造”
张掖智能制造产业园是甘肃建投四建集团与张掖市委市政府对接投资建设的重点项目,项目采用EPCF模式,由甘肃建投四建集团投资建设并总承包施工,张掖市甘州区物投公司与甘肃建投四建集团合资成立的甘肃建投甘州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建设运营管理。
据介绍,张掖智能制造产业园于去年10月开工建设,作为省列重点项目,园区规划占地910亩,总建筑面积79.67万㎡。其中,标准厂房58.25万㎡,科研办公、孵化中心、公寓、展示中心、服务配套用房等16.22万㎡。截至目前,该产业园已完成投资14亿元。一期11万平米11栋标准化厂房以及园区道路、绿化、供水、空调、供电等配套设施已全部完成,开始试运营;二期北区12栋标准化厂房已进入收尾阶段,入驻企业已陆续进场装修;三期7万㎡5栋标准化厂房,于11月20日全部主体封顶。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甘肃建投四建集团秉承“匠心营造、精益求精”的企业精神,坚持以现场保市场的理念,夯实基础管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管理生产必须管理安全”的原则,不断强化“红线”意识和安全发展理念,以施工标准化活动为载体,推进现代工程管理各项举措,有效提升了工程管理水平,扎实推进项目标准化建设,取得了良好效果。
打造“一带一路”发展新引擎
甘肃建投四建集团是一个施工单位,缘何转型成了投资商?
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胡岩总说:“打造张掖智能制造产业园,是甘肃建投四建集团融入县域经济发展极其重要的一步,也是集团公司投资引领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公司以市场驱动发展,以发展统筹改革,全面转型升级,已形成多业并举的新局面。”
张掖智能制造产业园建设科技含量高、对于经济的拉动能力强,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对提升当地就业率、发展工业经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项目建设之初,四建集团建设公司就确立了打造一流产业园总目标,为打造张掖“一带一路”国家向西开放的桥头堡,发展电子产品进出口加工贸易产业,优化工业结构、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绿色发展崛起,提供有力的服务支持和质量保障。
“今年,省委省政府提出打造‘一带一路’‘五个制高点’和培育‘十大生态产业’。有省委省政府的政策支持,有张掖市委市政府整体布局,再加上甘肃建投雄厚的经济实力支持,我们有信心、有能力优质、快速、高效完成园区投资建设工作,把张掖智能制造产业园打造成发展十大生态产业的‘重头戏’,同时促进我们企业转型升级,使我们从工程承包商向工程运营商服务商转变。”胡岩说。
张掖智能制造产业园的成功运营,是甘肃建投四建集团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也是四建集团67年来艰苦创业、锐意创新的现实反映,不管是成立之初的创业时期,还是今天的稳健发展时期,四建人始终把创新创业作为毕生追求,实现了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也为企业进一步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奠定了良好基础。(记者 苏海琴)
编辑:李永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