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梦千年 “回道”张掖
《回道张掖》实力“圈粉
连日来,张掖丹霞大景区各个景点人群熙攘、游人如织。随着7月26日大型历史情景剧《回道张掖》在丹霞口旅游文化小镇盛世剧场的圆满首秀,张掖丹霞大景区建设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大型历史情景剧《回道张掖》是我市围绕文化旅游产业深度融合着力培育打造的重点旅游项目之一,也是一部以旅游演艺形式走进河西走廊的史诗级剧作,通过天赐丹霞、张国臂掖、古邑甘州、炀帝西巡、邦国会盟五幕剧的形式来讲述张掖在汉朝和隋朝时期的故事,其中,张骞出使西域、霍去病征战河西、隋炀帝举行“万国博览会”的故事被一一搬上舞台,让观众切身感受到了古丝绸之路重镇——张掖的辉煌历史。整部剧目通过精心策划设计,在做足“旅游”元素的基础上,又充分叠加了“文化”看点,深入挖掘河西走廊的历史文化以及丝绸之路的元素,以沙漠为底色,黑科技舞美设计为表现手段,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丝路张掖千年历史文化。
“仅仅是看到朋友圈里各种首演剧照,就已经感到非常震撼了。亲自来看过之后,才知道什么叫鬼斧神工、叹为观止!”游客杨子仪告诉记者,她是一个旅游爱好者,看过许多类似的秀,但《回道张掖》的吸引力绝不亚于《大梦敦煌》《印象丽江》等多年来在旅游界影响深远的舞台秀。
著名舞台剧出品、制作人、导演,中国舞蹈艺术“突出贡献舞蹈家”称号获得者——曹晓宁观后表示:“《回道张掖》是中国目前为止,旅游演艺中最有新意的秀,表演上已经完全超过同类旅游演艺水平。”
《回道张掖》获得一致好评并非偶然,其舞台设置的多项“首创”功不可没。世界首创的400立方流沙装置,经过大数据数控装置精密测算,沙粒从天而降散落在80度的倾斜舞台上。西北大漠气势恢宏的风沙暴场面,第一次被如此真实的展现在舞台上,配合舞蹈演员在狂沙中艰难挣扎、对抗天灾,完美的呈现了西域的地域特色和历史厚重感,让观众瞬间进入情境。此外,90%的舞台面积是活动的,可升降、可倾斜、可旋转,这使得整个舞台的表演空间从平面延伸到舞台上空,给了整部作品巨大的发挥空间,大量剧情发生在立体的空间,尤其是战争场面,古代攻城战的场景第一次如此逼真的搬到舞台上,打破了传统平面化的演出观感体验。杭州金马克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鲍将军还告诉记者:“我们还有30%的舞台效果没有展示出来,就是为了让剧目得到不断提升和改进。”
“与金马克合作,我们真的找对了合作伙伴。”张掖市河西印象文化旅游股份公司董事长李红学如是说。作为丹霞大景区从无到有、由名不见经传到声名鹊起的亲历者,李红学对《回道张掖》的策划、建设到圆满首演都有着非同常人的特殊情感。“丹霞景区自从开发以来,游客量逐年是以百分之三十以上的速度增长,去年接待游客两百三十二万人次。但是游客在参观完丹霞以后,并没有一个文化娱乐的平台,也就说游客的体验感比较差,外地游客到张掖来,没有通过一个文化娱乐的平台来了解一下张掖,在此背景之下,我们萌生了打造一台演艺剧目的想法。《回道张掖》这一台剧目从立项到今天正式演出,经历了短短的十五个月,期间,所有参建单位,策划单位,还有所有的演职人员付出了很大的辛勤的努力。我相信,《回道张掖》能够弥补丹霞乃至张掖文化旅游缺失的这种不足,通过这个平台了解张掖,了解张掖过去的辉煌,有效增加游客的舒适度和旅游的体验感,提高游客在景区的过夜率。”(记者 文/刘泽 王晶晶 图/董兴平 李凯 徐焘)
编辑:刘淑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