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动员、摸排登记、值班值守、留观监控、消毒灭菌、捐款捐物……在这场抗击疫情的战“疫”中,山丹县清泉镇众志成城、勠力同心,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提高政治站位,及早全面部署
坚持早部署、早防控。1月22日,镇党委组织召开疫情防控工作扩大会议。之后,先后8次召开专题会议,并采取“陇政钉”网络视频会议等多种形式,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省市县党委、政府工作安排,完善防控工作方案,成立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全镇420多名镇、村、社干部职工从1月25日起全部放弃春节假期,按照镇党委的要求到指定地点开展工作。全镇设置党员责任岗120个,组织动员2100多名党员、4600多名居民群众、270名物业公司职工、560多名社区志愿者参与疫情防控,组建联防联控巡逻队15个,织起疫情防控“责任网”。
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工作合力
采取“大喇叭”“小喇叭”等土办法、散发传单悬挂横幅等老办法、微信微博等新手段有机结合,实现人群地域全面覆盖,积极宣传防控常识,及时传达防控要求,着力增强防控意识,形成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社会氛围和强大合力。利用“清泉话语”微信公众平台和镇防控工作群,推送国家和省上权威发布的诊疗方案和防控工作方案,增强居民群众的防控意识。广泛张贴市县《关于加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告》《致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倡议书》《致湖北来丹人员的一份慰问信》2500余张,公布外来人员登记电话,发动居民群众群防群控。广泛散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建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等宣传彩页3万份,悬挂横幅680条,LED电子屏滚动播放宣传标语780条,发放宣传喇叭124个,引导广大群众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不出城、不串门、不聚会,养成“十项良好行为习惯”。
抓住关键环节,提升防控实效
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染渠道、防止内部扩散是疫情防控的三个重要环节。针对全镇户籍人口多、服务人口多、流动人员多“三多”问题,重点抓好排查登记、留观监控、设卡登记三个方面工作。采取入户核查、大数据比对、群众举报相结合,纸质登记和扫码登记双轨并行的办法,上下沟通,行业联通,压实公职人员主动报告和举报责任,摸排外来人员,做到不漏一户、不漏一人。至目前,全镇累计排查出外来人员5633人,其中湖北省流入130人(武汉94人)。严格留观监控,切断传染渠道,精准监控管理疫区特别是湖北省武汉市返乡流入人员、与确诊患者密切接触人员、以及上述两类人员的家属亲友同学这三类人员的留观监控工作,并组织人员上门为其解决生活方面的不便和现实问题。针对基层社会治理特别是城区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确定对10个城郊村、5个城中村、6个社区采取不同的措施和办法分类施治,有效提升社区治理水平。
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城市住宅小区设置疫情防控监测点208个,农村设置疫情防控监测点69个,24小时值班值守,加强城乡居民出行管控。同时,对外出务工经商和工作人员,按程序办理同意外出务工人员通行证明。实行流出人员登记销号管理制度,登记离丹人员1155人。
保障物资供给,严肃工作纪律
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镇党委、镇政府千方百计协调筹备物资,动员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企事业单位、党员群众、致富能人伸出援手、奉献爱心、贡献力量,至目前共接受企业和个人价值12万元的捐赠物资。同时,严肃工作纪律,对慢作为、落实工作不力的2名社区党委书记和4名卡口值班工作人员在全镇范围进行了通报。(苏富有 袁娟)
编辑:李永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