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追剧关键词”中,我们给大家搜集整理了“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易地扶贫搬迁”、“焉支”、“丹霞”和“有机认证”6个关键词,通过这些信息,我们了解了全国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这个重要的时代背景,自豪于这部剧全程在咱们甘肃张掖创作拍摄。
看了昨晚播出的第三集和第四集剧,小编迫不及待地要跟大家分享剧情中出现的更多张掖元素。您猜猜,我梳理的这些关键词跟您发现的“张掖特产”有什么不一样呢?
培黎
剧中焉支村和丹霞村所在的培黎县也是根据张掖市一个地名虚构的县。“为中国的黎明培养人才”是著名国际友人路易·艾黎的毕生追求。上世纪四十年代,他在陕西宝鸡创办了培黎工艺学校。后来受日军侵华影响,学校迁到了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艾黎、何克等一大批国际友人秉持“手脑并用、创造分析”的办学思想,为山丹乃至新中国工业经济的崛起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至今,山丹培黎学校还在甘肃省与新西兰克莱斯特彻奇等城市的友好交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019年8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张掖市山丹培黎学校时强调,我国经济要靠实体经济作支撑,这就需要大量专业技术人才,需要大批大国工匠,因此职业教育大有可为。贯彻总书记的指示精神,甘肃省和张掖市正在抓紧筹建培黎职业学院,为“一带一路”建设培养实用人才。2019年12月24日,山丹培黎学校、培黎职业学院被中国工业合作协会分别确定为“全国路易·艾黎精神教育基地”、“中国工合系统干部培训学院”。
扁都口
剧中的扁度口镇得名于甘肃省和青海省交界处的一个重要隘口——扁都口,它隶属于张掖市民乐县。扁都口是青藏高原和河西走廊的之间的一条重要通道,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隋炀帝在焉支山会盟西域27国使臣就是从扁都口北上来到张掖的。如今“天堑变通途 ”,高铁列车穿越祁连山和万顷油菜花田,成为中国最美的一条旅游风景线。国家体育总局和张掖市每年都会在扁都口举办全国登山健身大会,宣传健康生活方式、生态环保理念和张掖得天独厚的旅游文化资源。
速展
您知道上面这两张图片反映的是哪个村吗?剧中提到培黎县扁度口镇党委决定用丹霞村引进人才的小区来安置焉支村村民,这个人才小区叫速展小区,“速展”就来自于咱们张掖市甘州区甘浚镇的速展村。虽然剧中还没来得及呈现那个高大上的“速展人才小区”,但我们真的很期待看到导演会选择什么地方作为外景地?会不会是上面这两张图中真实的速展村呢?
速展村村名取“快速发展”之意。速展村紧邻七彩丹霞景区,是张掖乡村振兴示范带速展特色街区的一部分。近年来,借助国家惠农强农的一系列好政策,速展村发展迅速,农民都搬进了住宅小区和小康房,过上了让城里人都羡慕的幸福生活。2019年12月,速展村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命名为国家森林乡村。
葡萄酒庄
年轻的焉支村村委会主任刘东桥希望打造葡萄酒庄,发展葡萄产业,带领焉支村脱贫致富。这个点子可能也是受到了张掖发展有机葡萄产业的启发。唐代大诗人王翰的名句“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 ,说的就是甘肃河西走廊出产的祁连美玉和葡萄美酒。张掖地处北纬38度,与世界著名的葡萄酒产地法国的波尔多处于同一纬度,种植葡萄的历史十分悠久。近年来,张掖的葡萄酿酒和鲜食葡萄产业蓬勃发展,祁连传奇葡萄酒屡屡获得国际葡萄酒大赛金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张掖市利用大片戈壁荒滩发展有机葡萄种植,还建起了葡萄酒庄,发展酒文化旅游展示,成为张掖乡村旅游和绿色生态产业的一大亮点。
在3月18日播出的《一个都不能少》剧情当中,还将出现哪些张掖元素的关键词呢?小编与您一起期待!
编辑:刘淑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