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在甘肃张掖创作拍摄的脱贫攻坚题材电视连续剧《一个都不能少》叙事紧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都不能少,讲述脱贫攻坚奔小康“最后一公里”的奋斗故事,生产生活场景来自群众身边,熟悉的画面让人们记忆犹新。
在速展村委会办公大楼内,一楼展厅被剧组临时装扮成街区售楼中心和农特产品展示室。

甘州区甘浚镇速展村妇联主席陈玉荣:“这是我们村委会一楼的展厅,当时在这里面摆的是有机蔬菜和民俗特产,也都出自我们本地速展村的,我们看了挺欣慰也挺高兴的。”
三楼党员活动室是连续剧中出镜频率较高的场地,丹霞村召开会议、村干部议事,均取景于此。
甘州区甘浚镇速展村妇联主席陈玉荣:“这个办公室在电视剧当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也就是拍摄最多的,当时在这个办公室里面拍摄的是两村合并之后书记跟主任在这边开会,研究以后的发展,我也在剧中扮演了一名脱贫干部。”
电视连续剧《一个都不能少》丹霞村支部书记赵百川的家由速展村村民章文兰无偿提供。作为上个世纪80年代从临夏永靖搬迁的移民,章文兰一家不仅做起了建材生意,而且住进了二层小康楼,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甘州区甘浚镇速展村村民章文兰:“这都是为了我们农村发展,我们自愿提供,所以电视剧一拍,大家也就知道我们张掖是什么情况,也是一个小江南,有山有水,有湿地,还有丹霞。”

速展村党建示范引领广场和孝道文化广场、老年活动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以及民俗房屋、环绕流水湖,无一不成为剧中生产生活场景,充分彰显了“生态移民”“生态旅游开发”“避免空心村”“加强教育”“提升产业”等新农村建设话题,更是在脱贫攻坚过程中广大干部群众对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的认知。
甘州区甘浚镇速展村村民李文君:“电视剧主要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的变化,以后发展经济,改变原来的落后面貌,焕然一新。速展村最大的变化,就是我们在书记、主任及村上的领导下脱胎换骨的精神面貌,通过(新居改建)可以说是旧貌换新颜。”(记者 田泽国 程磊 施婷婷)
编辑:李永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