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省委宣传部组织的甘肃省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主题全媒体集中采访团,4月25日结束在张掖为期三天的采访活动。三天来,各媒体记者深入基层一线,切实感受我市脱贫攻坚成果,真实记录张掖乡村振兴发展的点点滴滴。
4月24日,来自新华社、人民网、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媒体的11名记者,前往肃南县采访西岔河村依托巴尔斯雪山景区发展旅游产业助力脱贫攻坚,以及“独臂绣娘”潘小红创办扶贫车间有关情况。
出镜记者牛健刚:“在巴尔斯山的山脚下,大河乡西岔河村的村民依托景区搞旅游产业,仅在2019年的3个月时间呢,接待游客23000多人,实现了旅游综合收入近80万元。”
肃南巴尔斯旅游文化体育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常小平:“带动当地的牧家乐,直接带动的是8户,还有他们的旅游协会,还有各个餐饮业。”
中新社记者崔琳:“通过视频、文字、图片的这种形式,把张掖的脱贫攻坚成果展现给大家,然后让百姓们看到更多的正能量。”
肃南县画艺手工艺有限公司负责人潘小红是一位肢体残疾人,她自强不息创业致富,还帮助周边的妇女姐妹通过学习刺绣创业增收,被大家亲切地称为裕固“绣娘”。
潘小红:“去年我差不多给订单户做了90多万(元)。”
全媒体采访团另一路记者前往山丹县。甘肃爱福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积极推行“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甘州区、山丹县20多个乡镇发展食用菌产业,帮助贫困户稳定增收。山丹县丹美剪纸烙画非遗扶贫工坊,将传统手艺和现代经营模式结合起来,拓宽扶贫增收路径。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周玉梅:“剪纸、烙画、麦秆画都是非遗文化产品,越来越多的人也喜欢这个非遗文化产品了,销售的也特别好。”
中国甘肃网记者刘悦:“这个非遗项目都是非常好的一些产业,这些产业它是有农业、工业所达不到的一些效果,我们之后也会对山丹县一些其他产品,还有文化产业进行一些报道。”
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甘肃记者站记者田泽泽:“通过这两天的走访,我切切实实感受到了张掖市政府对于加快脱贫攻坚的力度和决心,也感受到了张掖的变化是非常大的。”
省委宣传部相关处室负责人和另一路记者在甘州区采访。座落于石岗墩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张掖金满园农业科技公司,种植珍珠油杏、林下散养土鸡,创办创业孵化基地和扶贫车间,带动周边乡村发展特色产业。
甘州区碱滩镇党委书记华军:“就把合作社和农户的脱贫相结合,并且金满园在我们永定村租赁700亩地,建立了珍珠油杏基地,也是来通过集体收入来壮大村集体收入,同时给老百姓配股分股。”
祁连山脚下的花寨乡柏杨树村属于沿山冷凉灌区,种植作物单一。甘州区探索贫困村与示范村党组织结对帮带机制,借助上秦镇徐赵寨村的先进生产经验,在沿山地区发展高品质蔬菜。
香港商报记者寇刚:“通过我们报社的平台,把甘肃的一些脱贫攻坚中的一些感人事迹宣传出去,然后把咱们一些好的做法通过报社这个平台向大家宣传一下。”(记者 杜建华 蒋婷 裴晓彬 牛健刚 张海燕 赵桐 施婷婷)
编辑:刘淑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