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获悉,经过12年生态保护和建设,张掖已建成1.1万亩滨河生态新区、2万余亩天然湿地,打造了中国内陆河流域和甘肃省首个国家级湿地公园,湿地使张掖城区面积由原来的23平方公里增加到60余平方公里,城市面积增加一倍以上。

自湿地公园试点建设以来,张掖市按照“保护优先、顺应自然、简单梳理、恢复原生态”要求,多方投资4.9亿多元,实施了退耕还湿、水源涵养、水系疏浚、植被恢复、景观绿化、旅游服务、鸟类栖息地改良等生态恢复项目和旅游服务等工程。借助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项目,改善和提升了张掖国家湿地公园基础设施条件。
目前,累计完成退耕还湿地3163亩,恢复湿地植被5000多亩,疏浚渠系23公里、河道4公里,形成湿地自然湖泊水面2800亩,建成木质栈道21.1公里、公园道路1.5公里、机动车道1.8公里、电瓶车道12.9公里、健身步道4.2公里,观鸟亭8个、景观桥18座、宣教亭20座,配套完善导览标识系统、动植物介绍标示等基础设施。妥善处理社区关系,探索建立和谐共管机制,完成2个行政村5个村民小组311户1170多名村民的生态搬迁工作。加大失地农民工就业培训,妥善解决了湿地搬迁户450多人的就业问题,办理养老保险400名。
通过多管齐下、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张掖国家湿地公园已成为集生态保护、科研监测、科学研究、资源管理、生态旅游、宣传教育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功能于一体、具有浓郁地方文化特色的休闲度假旅游胜地,成为拱卫城市生态环境的加湿器、制氧机。2011年被评定为4A级旅游景区,2014年被评选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2016年12月通过国家林业局验收。
水鸟栖息、水草丰美
张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甘州城北,处于黑河与山丹河交汇的三角地带,总面积2.02万亩,有保护完好的沼泽湿地、湖泊湿地、河流湿地1.5万亩。湿地率达72.8%,湿地水质达到Ⅲ类以上,部分泉水水质达到Ⅰ类以上标准。这里现有植物45科122属197种,野生动物100多种,有国家Ⅰ级保护鸟类黑鹳等3种,国家Ⅱ级保护鸟类大天鹅等23种,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7种。
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在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基础上,张掖国家湿地公园每年组织开展特色活动20多场次,绿色教育“三进”系列活动40多场次,年参与人员达30万人次。创新了“荒漠-绿洲-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理念,为西北内陆地区沙漠戈壁环绕之下绿洲生态系统的恢复和功能开发探索出生态文明建设新模式。(记者 王占东 摄 韦德占)
阔水连天,美景如画
绿色之路延伸到更远的地方
游客在张掖国家湿地公园畅游,领略近3万亩大美绿洲接天连地的迷人风光
编辑:胡紫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