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市以促进建档立卡户就近就地转移就业、实现稳定增收为目标,探索就业扶贫新模式,因地制宜建设“扶贫车间”,解决贫困家庭增收难题。
连日来,在丝路绿洲有机农业有限责任公司种植基地,农户们正在给第一茬西蓝花进行除草,预计半月左右,就能陆续上市。
临泽县蓼泉镇湾子村建档立卡贫困户 赵天伟:“2018年土地流转掉基地建立起来,就在这个基地上长期务工,一天发的110块钱,连流转费下来,一年能收入两万多。”
当地结合农村“三变”改革,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户”模式,以扶贫车间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
临泽县蓼泉镇湾子村党总支第一书记李玉龙:“目前公司与13名群众和12名贫困户,签订了长期务工合同,每月3300元的固定工资,全年输转劳动力650人次。”
高台县万鹏禽类养殖合作社去年成立扶贫车间以来,积极为建档立卡户免费发放扶贫鸡苗,养殖6个月后,公司以每只100元的价格收购,帮助贫困户通过养鸡脱贫增收。
高台县万鹏禽类养殖合作社负责人 万鹏:“今年计划带动建档立卡户四千多户,投放鸡苗子24万只。”
今年48岁的厚永刚是高台县骆驼城镇永胜村建档立卡户,由于子女上学致使家庭贫困,2014年他在金康脱水蔬菜有限公司“扶贫车间”里找到了一份工作。现在,厚永刚不仅摘掉了“穷帽子”,还成为了公司的业务能手。
高台县骆驼城镇永胜村村民 厚永刚:“一个月下来能挣两三千块钱,(一年)能挣三万块钱,加上地里(一年)收入挣个七八万块钱。”
张掖市积极探索创新扶贫脱贫模式,通过鼓励企业创办“扶贫车间”,充分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实现“工厂下乡、车间到村、岗位到人”,为不同类型、不同程度的贫困人口提供脱贫渠道。( 记者 田泽国 王晓航 肖佳悦 岩蕙 杜平)
编辑:刘淑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