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执行局第209届会议在法国巴黎举行,对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理事会第四次法定会议提名决定的全球15个新的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项目进行核可。张掖地质公园榜上有名,成功晋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
夕照丹霞
彩丘
神龙戏火
小布达拉宫
冰沟丹霞
张掖世界地质公园位于甘肃省张掖市境内,以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为中心,总面积1289.71平方千米。公园地处青藏高原向内蒙古高原过渡的第一阶梯分界处、祁连山主脉北坡的中段,处于祁连山向河西走廊的过渡带。西南部的九个泉蛇绿岩套是5亿年前洋壳的重要物质构成,真实地记录了古祁连洋演化为祁连山的历程;彩色丘陵犹如飘洒在河西走廊之上的多彩丝绸,其色彩之多变、造型之奇特、规模之宏大,为世界地学奇观之一;独特的窗棂状-宫殿式丹霞是中国北方丹霞的典型代表;中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横贯公园,滋养着公园以裕固族为代表的多民族居民和多样的动植物群;祁连山山前丰富的新构造遗迹记录了6500万年以来青藏高原的隆升历程。珍贵而优美的地质遗迹、脆弱且多样的生态景观、悠久并独特的民族风情,彼此渗透交融,造就了张掖地质公园丰富多彩的资源禀赋,谱写着新时代新丝绸之路上张掖精彩的华章。同时,张掖世界地质公园作为国内唯一的丹霞地貌与彩色丘陵景观复合区,也是一座集科学研究、科普教育、旅游观光、历史文化、民族风情、地质遗迹保护于一体的大型地质公园,对研究自白垩纪以来青藏高原及祁连山隆升过程中的重要地质事件和形成演化,具有重要的科考价值和极高的旅游开发价值。
张掖世界地质公园以其无与伦比的地貌景观、博大深厚的文化积淀、珍稀独特的地质遗迹和丰富多彩的旅游项目、配套完善的旅游设施、规范标准的旅游服务,赢得了众多国际国内殊荣,得到了境内外的广泛赞誉。张掖地质公园先后获得“世界十大神奇地理奇观”“全球最刻骨铭心的二十二处风景之一”和“全球二十五处梦幻旅行地之一”“三十个中国最美的地方之一”“中国最美外景地”等殊荣。2008年被甘肃省政府命名为省级风景名胜区、被原甘肃省国土资源厅命名为省级地质公园,2016年被原国土资源部命名为国家地质公园,2013年、2014年彩色丘陵景区、冰沟丹霞景区、中华裕固风情走廊景区先后被评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2020年1月,张掖地质公园彩色丘陵景区被国家文化和旅游部评定为5A级旅游景区。2020年7月7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执行局第209届会议上通过决议,正式批准张掖地质公园张掖地质公园为“张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
想必你会有这样的疑惑
张掖地质公园为什么能成功晋级世界地质公园
原因在这里↓↓↓
资源禀赋 得天独厚
张掖地质公园地貌景观独特,地质遗迹丰富,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科研价值。除彩色丘陵、冰沟丹霞等世界地学奇观、九个泉蛇绿岩套等珍贵的地质遗迹和裕固族独特的民族风情外,公园内动植物种群丰富,榆木山岩画、冰沟肃南二齿兽化石、冰沟硅化木等历史文化遗存丰富多彩。申报创建世界地质公园,张掖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
保护第一 科学开发
近年来,张掖市严格遵循“保护第一,科学开发的原则”,着力强化地质遗迹保护,深入开展地质科研科普,加快文化旅游产业开发,积极推进公园社区发展,不断提升地质公园管理水平,张掖地质公园建设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为申报创建世界地质公园奠定了坚实基础。
高点定位 品牌引领
2017年6月,张掖市坚持高点定位,立足品牌引领、提升张掖整体形象,作出申报创建张掖世界地质公园的重要决策,确定以张掖地质公园为龙头,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的总体思路,先后6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地质公园建设工作,对地质公园建设进行顶层设计,对世界地质公园申报创建进行统筹谋划,并连续两年将申报创建工作列入政府工作报告,形成了创建张掖世界地质公园,打造国际化旅游目的地的鲜明导向。
加强统筹 多方合力
世界地质公园申报创建工作启动以来,张掖市成立由市长任组长、分管自然资源和文化旅游工作的副市长任副组长,相关县区和市直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加强统筹指导。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申报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精心制定工作实施方案,先后4次向3个县区和30多个部门单位交办任务清单。市政府办公室加强综合协调,市财政局积极落实工作经费,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抽调精干人员充实申报创建办公室,确保了各项工作的顺利推进。市、县政府在财政非常紧张的情况下,投入资金2400多万元,支持开展资料编制和科研科普、地质遗迹保护、旅游服务设施改造及宣传推介、景观提升、环境整治等工作,各相关县区和旅游企业投入资金40多亿元,着力建设完善地质公园基础设施,积极开发旅游项目,为推进地质公园建设注入了强大动力。(记者 刘泽 陈露)
了解了这么多
不如让我们更直观的去感受
请翻转手机领略丹霞风采
图源网络
编辑:刘淑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