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在张掖市山丹县,有着一片自汉朝就诞生的“千年官办”的军马场。这里草料丰美,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2019年8月20日,习总书记来到甘肃山丹考察,在中农发山丹马场有限公司一场听取祁连山生态环境修复和保护情况汇报。
时隔一年之后的7月27日下午,由中共甘肃省委网信办主办,中国甘肃网承办的“跟着总书记看甘肃”网络主题采访团沿着总书记走过的路线,来到了这片“净土”,探寻这一年间山丹马场生态环境所发生的改变。
院天军携爱马接受记者采访
“我是马二代,我的父亲也曾是马场的牧马人。”山丹马场一场四队队长院天军在马场已经工作三十多年了,去年总书记来视察山丹马场的时候,也是由他来回答总书记问题的。
院天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当时只说有个领导要来,那时候还不知道是总书记。在远远看到来的领导好像是总书记的时候,我的心情非常激动。”院天军在回忆总书记视察的时候,依然满怀兴奋。“总书记说:‘你们一定要把马场办好,’,而这些年来我们也正是这样做的。”
院天军介绍道,在五六十年代的时候,这里的草场十分丰美,是真正的“风吹草地见牛羊”,后来随着牲畜数目越来越多,草场的生态逐步退化了。现在有了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保护重要指示,马场又开始在保留山丹马品种的前提下进行了减牧还草,逐步恢复草场的生态环境。
山丹军马场现状
在总书记考察后的一年以来,为了合理承载草原放牧量,马场对牛马进行了数量缩减,一场四队马匹由原来的一千余匹减少至了目前的五百多匹,严格落实18.53亩草场一个羊单位的科学密度,让草场的生态环境得到良好的休养生息。
谈起马场多年来的变化,院天军感慨连连:“以前父辈们的工作爬冰卧雪,十分艰苦,要披着大皮袄淋着雨工作。而在财政支持下草场建设起了网围,我们不必再在雨天进行作业。随着我们主动进行减牧,近年来草场的植被复原效果是相当好的。”
目前的山丹军马场分工明确,包括燕麦草等农作物种植和牛、羊、马养殖保种等,农工牧工各司其业。同时,涉及山丹马场的8个祁连山环保整改项目已经全部完成,通过了县级、市级省级的各项验收。一年来,山丹马场的生态环境保护情况愈发乐观,做到了新问题不出现,老问题不反弹。
马场进行农作物收割
院天军说,作为土生土长的牧马人,三十年来能够坚守在这片土地上,靠的是对草场、对牛马、对土地满腔的热爱。一年前总书记的问候依然温暖着他的心,他向总书记保证过,一定会将山丹马养好,让总书记放心。这一年来马场环境的改善也让他们喜上眉梢,他希望以后自己的儿子也能够回到这片草原上来,继承自己的意志,和其他牧马人一起将马场经营得更美更好。
编辑:李永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