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车间是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的重要载体。随着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张掖市扶贫车间的复工复产率持续上升,村里的“小车间”,正发挥着促农增收的“大作用”。
民乐县依托当地特色产业和资源优势,探索出厂房式、居家式、合作社式、企业+农户式4种模式的“扶贫车间”,帮助贫困群众实现了“就近就业、带贫增收”。在六坝现代农业示范园,钱燕琴正在和同事一起在文德兰农业科技公司的花卉大棚内忙着整理兰花种苗。她已经在这里工作了一年时间,不仅有了可观的收入,还能照顾家里的老人和孩子。
张掖文德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职工 钱燕琴:“我在这边工作了已经一年多了,主要就是负责浇水、插扦,现在我一个月拿3000元。”
张掖文德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 张刚强 :“在政府的扶贫资金的扶持下,我们对当地的员工也是采取了建档扶贫户的优先录用,计划再增加10到20名的用工。”
在山丹县张掖海兰达服饰有限公司,处处可见工人们忙碌的身影。300多平方米的制衣车间内,伴随着缝纫机的运转声,一件件成品在工人们的裁剪缝烫下完成。这里共吸纳16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和残疾人就业,为他们提供了稳定的就业岗位。
山丹县张掖海兰达服饰有限公司生产厂长 陈芬:“因为我们这是扶贫车间想吸纳更多的贫困户,到我们这里来有份工作、有份收入。”
山丹县张掖海兰达服饰有限公司职工 陈玉梅:“家里有老人还有小孩,出去也出不去,就在这里干,工作稍微轻松一点,现在工资已经到3000多了。”
我市坚持政府主导、企业带动、群众参与的原则,结合特色产业发展,鼓励和支持农牧企业、合作社等经济组织在建档立卡村、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或便于贫困劳动力就地务工的地点新建、改建66个扶贫车间,充分带动贫困群众稳定就业增收脱贫。至目前,累计为扶贫车间落实建设奖补、就业奖补和培训补助等奖励扶持资金339.5万元,通过扶贫车间吸纳4460名农村劳动力,从事蔬果种植、畜禽养殖、中药材栽培、食用菌培育、农副产品加工、乡村旅游服务和手工艺品制作等工作,形成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机衔接。(记者 李禄军 施婷婷)
编辑:刘淑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