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祁连山绿色蝶变 绘就生态新画卷
“十四五”期间,张掖市深度融入全省“七地一屏一通道”建设,聚焦“一屏三地”功能定位,统筹推进祁连山生态环境问题整改成果巩固和常态化、长效化保护治理,多措并举,推动祁连山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提升,生态保护成效明显。

深秋时分,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中心隆畅河自然保护站的工作人员正在肃南县老虎沟重点生态区域开展野生动物调查及红外相机架设工作。自2016年开始,保护区持续开展以雪豹为重点的野生动物资源监测,全面掌握动物资源的分布、种群数量、发展趋势及威胁因素,为保护区保护生物多样性制定有效对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张掖市坚持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累计完成林草生态修复862.25万亩,营造林224.71万亩,林草覆盖率稳定在63%左右,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50.98%,荒漠化、沙化土地呈现“双缩减”态势。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区域占比较2017年增加37.5%,植被指数、植被覆盖度、植被生产力大幅增长。与此同时,张掖市持续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科学研究,保护区新增植物和鸟类比2011年保护区成立之初增加14%、50%。(记者 张海燕 张瀚舟 实习记者 边悦玲)
